日本最低報價(kakaku.com)
 対応サンプリング周波数
 USB入力(PCM) : 44.1 kHz、48 kHz、88.2 kHz
  96 kHz、176.4 kHz、192 kHz、352.8 kHz、384 kHz(16、24、32 bit)
 USB入力(DSD) : 2.8 MHz、5.6 MHz
  COAXIAL/OPTICAL/AES/EBU入力 : 32 kHz、44.1 kHz、48 kHz
  88.2 kHz、96 kHz、176.4 kHz、192 kHz(16、24 bit) 
 
 デジタル入力
 
 入力端子
 USB1系統、COAXIAL2系統、OPTICAL2系統、AES/EBU(XLR3)1系統 
 
 アナログ出力
 
 出力端子
 アンバランス(RCA):1系統
 バランス(XLR3):1系統(レベル固定/可変切替式、位相切替機能付き) 
 
 ライン出力電圧/
 インピーダンス
 アンバランス(RCA):2.4 V/100 Ω
 バランス(XLR3):4.4 V/100 Ω 
 
 周波数特性
 4 Hz ~ 100 kHz(-3.0 dB) 
 
 全高調波歪率
 アンバランス(RCA) 0.0012 %
 バランス(XLR3) 0.0007 % 
 
 S/N比(A-weight)
 アンバランス(RCA):114 dB
 バランス(XLR3):117 dB 
 
 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
 16 bit:96 dB、24 bit・32 bit:118 dB 
 
 ヘッドホン出力
 
 出力端子
 アンバランス(STD)1系統
 バランス(XLR3)1系統、バランス(XLR4)1系統 
 
 出力
 アンバランス(STD):180 mW+180 mW (32 Ω)
 バランス(XLR3/XLR4):300 mW+300 mW (32 Ω) 
 
 対応インピーダンス
 16 Ω~600 Ω 
 
 周波数特性
 4 Hz ~ 80 kHz(-3.0 dB) 
 
 全高調波歪率(出力-3.0 dB)
 アンバランス(STD) 0.01 %
 バランス(XLR3/XLR4) 0.004 % 
 
 S/N比(A-weight)
 アンバランス(STD):106 dB
 バランス(XLR3/XLR4):113 dB 
 
 その他
 
 電源電圧
 AC100 V、50 Hz/60 Hz 
 
 消費電力
 35 W 
 
 待機時消費電力
 0.27 W 
 
 外形寸法
 296 mm(W)×101 mm(H)×271 mm(D) 
 
 質量
 6.3 kg 
 
 付属品
 リモコン、単4形乾電池x2、電源コード、取扱説明書、保証書 
 
  
 
   
 | 
評價:      90 評價者:azureimf 日期:2014/11/28 18:27:57 |  |
   Photo by azureimf |   |    |  | TAG(標籤) Class S+ Class S 女毒產生器 高解析 適合日系低阻耳機 日系老座機 AZUREIMF ヘッドホン祭 ポタフェス eイヤホン FUJIYA AVIC オヤイデ電気 鐵趴 高頻細膩 人聲取向 低音砲 高頻刺耳 齒音刺耳 分離度佳 分離度差 老鐵 女毒 Class A- 開放式耳罩 permendur ポタフェス 短暫試聽 音場立體 暖聲 冷聲 黑磚  |  搭配器材
  |  整體評價       90 音響性極高, 輕微音染亦恰到好處
 |  低頻       90 解析度極高, 與TEAC UD-501 / FOSTEX HP-A8並無高下
 |  中頻       90 中頻因為其略為迴盪的音感略拉低分離度, 但整體分離度仍屬十分優秀
 |  高頻      80 High Gain下可以將AD2000X推出足夠的氣勢感, 其餘高阻歐系耳機則未測試
 |  音響性       85 Low Gain下纖細感較好, 但略為缺少溫潤感
 |  人聲表現       90 隨搭配耳機而定, 並無對人聲部分做過分染色
 |  樂器表現       90 音場營造尚稱立體, 但聽感上橫向比縱向略廣
 |  解析度       90 素質良好, 但推動高阻低敏歐系耳罩或許稍嫌不足
 |  分離度       90 分離度優秀,音像凝結非常清晰
 |  音場定位       90 優秀, 鐵三角W5000, AD2000X都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  音場大小      80 音場立體不狹窄
 |  音染程度     60 音染程度為輕微, 偏向三頻均衡
 |  CP值       95 CP值極為優秀
 |   |  
  
 
 | 
 
  
 
   
 
   
 
   
 
   
 
   
 
   
 
   
 
   
 
   
 
   
 
   
 
   
 
   
 
   
 
   
 
   
 
  Pioneer U-05 極簡評 : 優秀無癖性的高素質一體機
  聲底均衡,不冷不暖,中頻略有迴盪感 音響性極高, 與HP-A8/UD-501難以分出高下 Low Gain推動AD2000X稍嫌氣勢不夠, High Gain則效果良好 DSD128下聲音與192KHz並無明顯差別
  介面豐富, 支援三組平衡輸出, 背面也有平衡輸入 或許其平衡耳機介面推動MDR-Z7會相當合適
  之前在ポタフェス2014的時候聽過平衡輸出推動HD800的U-05 雖然沒有如HDDVD800般濃烈暖聲的深海味, 卻也推的清亮高解析可圈可點 當時我甚至覺得U-05是有機會成為下個世代的萬能一體機, 也就是FOSTEX HP-A8的殺手
  事隔已久,當我都已經快忘掉這台機器存在的時候, 又在e-earphone發現她的蹤跡 於是當下借用了AD2000X與W5000耳機來測試U-05搭配,  老實說也是因為我算是e-earphone的常連客加上確實都有一定的消費金額 否則在其他一般店家, 我不會那麼大方的當場邊聽耳機邊作筆記寫聽感
  ATH-AD2000X搭配測試
  AD2000X搭配U-05表現非常良好, 高頻的纖細感以及鐵三角旗艦單體permendur的基本音響性優勢都有被很完整的展現出來 尤其AD2000X特有的中頻迴盪感在U-05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音場上也勾勒出足夠寬廣且立體的形體 但聽久了以後會覺得氣勢感稍微不足, 低頻部分的量略微被壓抑整體的平衡稍微偏中高頻
  此時將U-05的GAIN切換到High Gain, 則低頻的表現和氣勢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值得稱讚的是高頻雖然變得更圍強勁有力, 卻沒有很多中階耳擴會產生的一種線條變粗且雜亂的感覺 High Gain下三頻仍然展現出分離感優秀, 收放自如的動態感, 雖然稱不上纖細但卻擁有的十足高音響性能
  ATH-W5000搭配測試
  我原本一直認為W5000是一隻搭配相對嚴苛的旗艦耳機, 試過眾多組合以後我仍覺得HA5000才會是W5000最適合的選擇 其餘組合往往會有若干突出優秀的面向, 但是整體的平衡性就會在另一方面有所減損 但我認為U-05其實是我目前聽過除了HA5000外其他組合中,能夠把W5000性能發揮最淋漓盡致的選擇 U-05下的W5000音響性極高, 比HA5000(DAC為HP-A8)下更能提供高解析,細節分明的聽感 且W5000原本偏少的低頻能夠得到相當大的補償, 而且低頻不只量增加, 其解析度,速度感以及詮釋均屬上乘 由於低頻的量與質的改善, 使的W5000的音場表現上比起HA5000西裝更為立體且真實, 整體走向有點像是IM03的全面升級版
  HD800平衡輸出搭配測試
  U-05擁有一個四級平衡輸出XLR接頭以及兩個三級左右分離的平衡XLR接頭 無論是自己做線或是購買市面上的平衡線都應屬方便,在之前ポタフェス2014中當場DEMO的系統就是使用U-05直接驅動HD800
  而U-05平衡推動HD800下, 則呈現出一種解析度極高, 略偏薄細, 高頻延伸極好的聲音 但相對的人聲過遠, 中頻溫潤感不足略顯得機械, 聲音厚度也不足 這樣的聲音與HP-A8以單端驅動HD800十分類似, 音響性上則因為沒有當場A/B Test所以較難準確地分出高下
  以HD800來說, U-05推出來的聲音不差, 但不可謂言深海原廠的HDVD800可以把HD800推出更為溫潤,更富有音樂性的聲音 而Luxman家P1u推動HD800, 整體的表現也會更為耐聽,人聲更近且更富含韻味 或許U-05的耳擴直接驅動HD800還是稍嫌力有未逮, 但我想若驅動日系的低阻高敏耳機則十分足夠
  小結 : Pionner U-05在10萬日圓DAC級距中擁有最為優秀的音響性
  老實說在搭配試聽W5000的途中, 我隱約覺得U-05的基礎音響性比起我手上的HP-A8來的更優秀一點 之前在ポタフェス2014的展示中,看到U-05中間可以說是匯集了Pioneer家從古到今的心血 各種數位類比元件毫不手軟的大量投入以及Pioneer家於音響界長年的經驗下 讓我感覺到U-05恐怕是2014年CP值最好,介面功能最優秀的DAC一體機
  讓人覺得略為可惜的, 是U-05的耳擴素質雖然優良,  但卻沒有足夠足夠的調整空間, 整體的推力與增益也較適合低阻高敏的耳機 耳擴雖然有Low/High Gain可調整, 但卻無法如FOSTEX HP-A8般以0.5dB間距微調 當然U-05以DAC為主, 這次雖然沒有測試U-05的Line Out輸出 但我想其整體素質絕對值得在U-05之後接上20萬元級距以下的頂級耳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