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IM04再聽 : 暖聲圍繞,需要大功率撥放器的四單體動鐵耳道
試聽次數與器材burn in資訊 在此篇簡評之前,本人約試聽過IM04不下十數次,而最終於2015/1/24於eイヤホン秋葉原店試聽寫下此篇評論 經詢問店家原則上耳道上市後就會常設展示,但展示區並沒有常態性的接上訊源播放burn in 若以每日平均被試聽1小時計算,則此次試聽之IM04應以被burn in 500小時以上 另外, 此次試聽主要以SONY Walkman Z1070以及Fiio X3作為播放器
有條件下被平反的鐵三角旗艦動鐵耳道
在ATH-IM04剛推出之際我並沒有給IM04很好的評價, 主要的原因是覺得IM04雙低頻單體下低頻表現過於強烈 強烈的低頻不僅量大, 而間接的也影響到了中頻的透明度使的聲音變得略為黏滯且缺乏分離度. 而相對的高頻的量感略不足,導致動鐵耳道中拿手的清亮感,透明感難以展現. 在過往ヘッドホン祭時,我主要拿SONY Walkman Z1070試聽IM04 Z1070功率雖不大, 但驅動主要的動圈/動圈耳道我覺得在當時的選擇下都有不錯的效果,尤其IM系列中的02與03更是如此 也因為在這個測試前提之下, 加上IM04幾乎高於IM03快1.5倍到2倍的價錢. 讓我難以推薦IM04
而這次的試聽中IM04的聲音被有條件的平反, 平反的關鍵是大功率的隨身播放器或是隨身一體機 一開始我仍拿Walkman Z1070試聽IM04, 得到的感想與過往完全一致. 但我發現在Z1070幾乎需要將音量調到滿格才能夠讓IM04發出足夠的音壓
但接著我嘗試以Fiio X3(官方記載最高輸出功率為277mW/32ohm)設定為High Gain(+6dB)下驅動IM04 這個設定下IM04整體調音仍維持著偏中低頻渾厚的調性, 但是解析度與分離度則有了相當大的進步 這個進步幾乎讓IM04的整體表現改頭換面, 低頻表現仍略微強勁但解析度良好收放快速並不氾濫 重要的是低頻不再影響到中頻,雖然兩者突出頻段相近但卻能巧妙的分離開, 這種聽感與搭配良好的MDR-Z7十分相似 而中頻與人聲表現的厚度及韻味更足以展現,人聲的表現有著一定的改善 女聲的韻味磁性環繞較為類似如AD2000/A900LTD/In Ear2般醇厚有韻味般的調音 高頻上仍略為偏暗, 除了解析度稍有改善外與Z1070驅動時並無太大差異
如標題所述,Fiio X3驅動下的IM04能夠提供一個中偏小型,包圍感強,人聲距離近且偏中在中低頻下盤具有厚度的調音 整體的音響性比起小功率播放器的Z1070有著大幅度的提升, 最終的音響性與IM03互角, 音樂性及調音上則各有長處
當場拿下IM04換上IM03相比較, IM03無論在Z1070, Fiio X3的Low/High Gain下都有著差異不大的表現 相較於IM04, IM03仍有著較大,寬廣的音場.人聲距離較遠,但聲音線條較為清晰明確, 高頻的延伸也較好透明感,穿透感較強 但相反的IM04的聲音有著更為沉著的厚度, IM03相較起來還是輕薄了些, 低頻的下潛深度確實也是IM04較為優秀 可以說, IM04在良好驅動下調音雖偏中低頻但仍取得了不錯的平衡性 IM03則是更不挑前端且相對的更為三頻均衡(至少在我試聽過的所有旗艦耳道中) 在兩者都完整驅動的前提下, 我會給IM04與IM03略同級的評分 若考慮到售價, 我仍認為IM03具有更高的CP值
接著我換上更大功率的Fiio E12(880mW/32ohm High Gain +16dB)試聽, 由於Fiio E12本來就帶有著中度的音染 配上IM04時反而過染色整體表現不如Fiio X3直推. 這次試聽的感想, IM04需要大功率, 高解析且無色無染的播放前端 以往動鐵耳道在大功率的隨身擴/隨身播放器上往往線條會過於粗曠,高頻刺耳. 但在IM04上則剛好相反, 小功率的播放器, 甚至包括Fiio X3的Low Gain設定都無法完美的驅動IM04
雖然個人聽感中我還是較為喜歡IM03的調音, 但之間的差異已經可以歸納為調音喜好 事實上, IM04這次試聽的感覺有幾分類似Shure SE846. 沒有當場A/B Test不敢斷言, 但喜歡SE846調音的朋友或許可以拿著大推力無色無染的播放器去試聽IM04看看
小結
IM04在大推力,無色無染的前端下表現優良 整體聲音渾厚包圍, 低頻表現具有氣勢及震撼力 人聲表現上也兼負韻味. 整體調音上為暖聲 若喜歡偏中低頻,厚重且人聲偏暖的調音. 則我在有條件下推薦IM04作為升級的選擇之一
這次試聽讓我有一些感想. 試聽耳道時每個人使用的前端都不盡相同 尤其在eイヤホン,不時可以看到C4炸彈客出沒. 同時也看到以手機,IPhone驅動. 以及以專用播放器試聽的客群 這次的平反讓我得到的經驗是, 在寫出聽感時必須明確的指出當時測試用的前端, 評論的內容也僅止於限定於這個組合搭配 若有人以Fiio X3/X5,或是HM901/DX90等機器試聽IM04, 則就會得到跟我當時在ヘッドホン祭中完全不一樣的聽感 這次我以Fiio X3測試IM04得到了良好的結果, 但一定會有表現更好的播放器或是隨身擴 若要嘗試過所有可能的最好組合才能寫下感想, 我認為因噎廢食, 事實上也難以達成 務實上我不可能搬出所有器材, 所以我仍傾向於以無色無染,高音響性下的前端來測試耳機. 我的評論對我當下的聽感負責, 前端器材不同評價者的喜好與容忍度也不同. 但我認為真誠的寫下當下的聽感無論優劣,是我數年以來對於耳機評測的風格與堅持.也希望讀者能理解 我無法容忍我自己對於優秀的因素讚揚, 但卻對於負面的聽感語多保留. 若批評不自由, 則讚美無異議. 在我心中的主觀公正中.兩者必須同時存在 近年來我測試耳機已經開始會注意到耳擴增益比對於聲音表現的影響. 而這次試聽以後我會在動圈/動鐵耳道上更加貫徹這個原則
|